Mat Peterson是悉尼Shiny Things的创始人。该公司是根据教育课程开发教育应用的公司。
父母并不支持内购(IAPs),因为孩子可以通过他们的账户在内购花上数百美金。这种情况愈加常见。
关于内购的恐怖传说可谓屡见不鲜。美国父母就他们的孩子未经同意而花费巨额内购向苹果提出诉讼。苹果最后不得不赔偿近3250美元。
同样,IlanaImber-Gluck也代表她自己和“其他遭遇类似情况的人”向谷歌发起诉讼,事情的起因是她的5岁儿子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漫威英雄跑酷》(MarvelRunJumpSmash!)消费了65.95美元。
Imber-Gluck表示,只要在GooglePlay下载应用后的30分钟内(苹果是15分钟内),无需提供密码的情况下,任何用户都能够进行内购。因而,未获得父母的同意,儿童就能够通过他们的账户大量购买毫无价值的虚拟货币和提升游戏的装备。
游戏应用的发展非常迅速,预计未来五年内,手游行业的产值将超过500亿美元。在这一领域,许多开发者瞄准儿童,认为他们是可观的挖金目标。
我强烈反对针对儿童的内购行为,也反对应用诱使人们内购的第三方广告。我认为,开发者的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游戏的整体体验,也是投机主义的和不符合道德的。
Swrve在1月发布的一份应用测试报告中指出,仅1.5%的手游玩家会为游戏付费,仅占0.15%或十分之一的内购就已经占该付费总额的一半。
付费的玩家比例极低也表明相当一部分的玩家对游戏的上瘾程度非常高。一些采用内购的应用公司都希望操控玩家,这与一些赌博性设备(如水果机)无异。
提高对儿童的保护和透明度
玩家不愿意购买付费游戏迫使开发者降低他们的前端价格、转向开发含有内购的游戏。而这些游戏又为青少年和儿童所喜爱,所以他们常常通过成年人的信用卡进行游戏消费。在未得到持卡人的同意下,不应核准内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当乐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当乐联系(copyright@downjo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