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这个游戏不至于无限地进行下去,我让球的速度随着每一次板子碰撞上升。但上升的公式写成了指数函数,于是这球就啪啪啪越打越快每一回合很快就结束了。若改为对数函数,则会缓慢地趋近一个上限,令每一回合后期的双人对局非常紧张、充满变数。
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游戏的「手感」到底是怎么回事。每一次对参数的细微调整对手感带来的变化,可以让设计者与游戏本身有着更深刻的接触。这是在目前分工充分的网游公司的日常工作中体会不到的感觉。
除此之外,很快地你就能从一个简单原型中看出未来变化的可能。是否可以加入:
「球击打在板子的不同部位,会弹向不同方向」?
「当板子击球时,板子本身的速度会令球曲线飞出」?
或者「连续击中球数次后玩家可以发出大招」?等等诸如此类。想到这里,这个游戏能成为数十年游戏业的起点,也是有其道理的。
第五周:记忆游戏 
记忆游戏就是将多对牌打乱顺序朝下放置,玩家一次翻开两张,若相同则原样留着,若不同则翻回去。所有牌都翻开后玩家胜利。
在这个游戏中,暂且用数字来代替扑克牌。我们用了一个 list (我有点搞不太清 list, array, tuple, set 几个词的中文翻译,不乱讲了……)来以 Boolean 值(True 和 False)记录每张牌是否翻开的状态。当设为翻开时,露出数字,否则在相应位置绘制一张牌背。
这个游戏的逻辑方面比较 tricky 的地方就是整个游戏实际上有三种状态,需要分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当乐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当乐联系(copyright@downjoy.com)